走进毛主席纪念堂,聆听领袖的故事

  毛主席纪念堂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革命领袖集体的纪念堂,是瞻仰缅怀、参观学习领袖思想与业绩,感悟领袖人生风采和人格魅力的重要场所。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走进毛主席纪念堂聆听领袖的故事,通过一系列存放于毛泽东革命业绩纪念室中珍贵翔实的文物文献,共同学习领袖的光辉思想和崇高风范,汲取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篇映照初心的作文

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作文稿

  《商鞅徙木立信论》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毛泽东最早的文稿。这篇文稿,映照着毛泽东“幸福吾民”的初心。

  1912年,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今长沙市第一中学)。不久学校举行了一次作文比赛,主题是读史用史。毛泽东根据《史记》记载的“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内容并联系当时的社会现状,挥笔写下大气磅礴的《商鞅徙木立信论》,以抒发胸怀。毛泽东在文中论述了以民为本、取信于民的思想,提出“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忧国忧民的为民情怀和利国富民的革命理想跃然纸上。老师柳潜阅卷后给了满分,并批语:“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校长符定一看后,特地批注“传观”两个朱红大字。

  毛泽东十四五岁时,一边务农一边读书。他常读《水浒》《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历史小说。一天他忽然想到,这些书里的主要人物都是文官、武将和书生等,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对此他感到困惑不已,后来才逐渐认识到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不必种田的,他们是土地的所有者,可以让农民替他们种田。毛泽东认为这是不平等的,《水浒》里反抗这些不平等的造反人物是英雄。这一认识对他影响深远,在后来的革命生涯中,《水浒》一直是毛泽东常常阅读的书。

  毛泽东关注的小说里的问题,在当时的现实社会中也发生了。他17岁那年,长沙发生饥民暴动,饥民们涌向巡抚衙门请愿,却遭到清政府的派兵镇压,血流成河。听闻此事的毛泽东久久不能平静,他认为那些参加暴动的人都是善良的老百姓,只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才起来造反,结果无辜被杀,这使他很痛心。很多年之后,他仍感慨地说,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

  当时的中国,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封建统治腐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战乱频仍,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正如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写到的,“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正是这样黑暗的社会现实,使毛泽东深刻感知、同情和思考穷苦人的境遇,慨然立下了他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终生不变的初心——幸福吾民。

  一盏指明前行方向的油灯

毛泽东在宁冈县茅坪村八角楼使用的油灯

  这是一盏斑驳的油灯,不到20厘米高的筒做托,上面放着一个用于盛灯油灯芯的小铁勺,侧面是一个简易的提梁。它看上去是那么普通,但在90多年前,就是借着这盏油灯的微光,毛泽东在井冈山茅坪村的八角楼上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点燃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为暗夜中的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行方向。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革命形势急转而下,前途晦暗不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接连失败证明,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根本走不通。道路决定命运,中国革命要走怎样的路才能成功,马克思主义经典中并没有现成答案。中国的革命之路,到底何去何从?危急关头,毛泽东及时总结攻打长沙失败的教训,洞察到在中国革命敌强我弱的局面下,必须转变战略,决定放弃攻打城市,带着秋收起义的队伍,走上崎岖的山路,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山这条路走得很突然,许多人思想一时转不过来。弱小的红军经常面临敌军频繁的军事“会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加上“左”倾盲动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干扰,1928年根据地遭到了三月和八月两次失败,井冈山斗争遇到了极大困难。不少人感到革命前途渺茫,中国革命往何处去?“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不断出现。

  为了回答这个疑问,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深入研究思考红色政权理论,探索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从理论上阐明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两篇宏伟著作在八角楼的这盏油灯下诞生。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毛泽东总结一年来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经验,透彻分析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从白色政权的分裂与战争、群众基础、革命形势、红军存在、党的力量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主要是为了向中央全面反映井冈山斗争的情况,更系统地阐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力争取得中央的理解和支持。这两篇文章第一次提出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革命红色政权的思想,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从茅坪微弱灯光到中国革命星火燎原,八角楼的这盏油灯穿过历史迷雾,见证了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和抉择的关键时刻,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行方向和万里征程。

  一支见证伟大历史时刻的话筒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使用的话筒

  这是一支珍贵的话筒,它底径长43.5厘米,高134厘米,话筒上镶嵌着一枚刻有“和平”二字的红底圆形标牌。这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使用的话筒。

  当天,首都北京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翘首期待着伟大历史时刻的到来。下午3时,开国大典隆重开始,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开始。毛泽东走到话筒前,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广场上欢声雷动,群情激昂。接着,毛泽东按动电钮,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肃立,经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广场上,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二十八年历程。

  根据《毛泽东传》的记载,在开国大典当日,还发生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升旗仪式后,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公告中,有一个颇长的名单,除主席、六位副主席外,还包括五十六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据当时参与报道开国大典的新华社记者回忆:毛泽东宣读公告后,我走上去拿稿子。稿子上贴着一个字条,写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体委员的名字。他指着那张字条一再叮嘱我:“你小心这张字条,千万不要弄丢了。照此发表,不要漏掉了。”文件上还有他用铅笔写的批示:“照此发表。毛泽东”。原来,公告稿上没有全体委员的名单,只说“陈毅等五十六人为委员”。这个名单,是根据张治中的建议补上去的。这五十六人中,一半是共产党的领导人和重要干部,一半是党外各界的代表人物,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新政府团结基础的广泛。毛泽东如此重视并采纳党外人士的这个建议,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上的宽阔胸怀和工作上的谦虚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70多年过去了,细细端详这支见证伟大历史时刻的话筒,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了毛主席当年那响彻五洲四海、如黄钟大吕般的声音。那遥远而又清晰的声音穿越历史长河,不断激励我们在建功新时代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进!

  一封特殊的电报

毛泽东发给湖南省委的电报

  这是一封发给湖南省委的特殊电报,发报时间为1949年10月9日,发报内容为“杨开智在湘分配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夕,杨开慧的胞兄杨开智写信给毛泽东,希望能给他在北京安排一份工作,或是在长沙帮他谋得一个“厅长方面位置”。收到信后,毛泽东并没有答应杨开智的请求,而是发了这样一封特殊的电报。电报稿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给时任湖南省委第一副书记、长沙市军管会副主任王首道的,内容为:“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其老母如有困难,可给若干帮助。”第二部分是希望王首道派人转送给杨开智的,内容为:“杨开智先生: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革命战争年代,杨开智积极支持毛泽东、杨开慧的革命斗争,为他们从事革命活动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杨开慧被捕后,他曾设法营救。杨开慧牺牲后,他冒着极大的风险收殓遗体,后来又将毛岸英三兄弟平安护送到了上海交给党组织。尽管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和渊源,但毛泽东并没有为杨开智开这个特例,而是拒绝了他的要求。后来,杨开智也理解了毛泽东的苦心,发挥自身专长,安心留在了湖南的农业部门工作,直到1958年因病退休。

  “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这是毛泽东的“家风三原则”。对于生活有困难的亲友,毛泽东总用自己的稿费收入给予经济上的帮助,绝不给国家增添负担。对想借他的地位、权力、影响力谋求好处和特殊照顾的“求助”,他则一概拒绝。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关心亲友却不失原则,为全党作出了表率。

  如今,这封特殊的电报依旧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开国领袖“不近人情”的故事。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共产党人的信仰、理想和追求,彰显出一代伟人清正廉洁、率先垂范的良好家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良好家风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启迪、教化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前进!

  一份感人至深的护理记录

毛泽东逝世前一天的护理记录

  这是1976年9月8日毛主席逝世前一天的护理记录,在这张A4纸大小已经泛黄的纸页上,工作人员用红蓝两色笔详细记录了毛主席在9月8日这一天的身体状况和工作情况。

  护理记录上写到“背部听诊”“用助听器向主席报告工作”“看文件1小时55分钟,白天10分钟,夜晚1小时45分钟”“看书7分钟”……9月8日这一天,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毛主席依然抱病阅看文件、看书11次,共2小时50分钟。最后一次看文件,是8日下午4时37分,看文件时间长达30分钟,这离他去世只有8小时左右。毛主席在弥留之际难以割舍的依然是他挚爱的人民,念兹在兹的依然是他不变的初心。

  1976年5月27日,同巴基斯坦总理布托会谈,是他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1976年7月10日,祝贺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15周年的电报,是他署名发出的最后一份对外电文。

  1976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是他圈阅的最后一份文件。

  1976年9月8日下午4时37分,是他最后一次看文件,时间长达30分钟。

  1976年9月9日0时10分,一代伟人毛泽东永远离开了我们……

  时光荏苒,这份感人至深的护理记录静静陈列在展柜中,向人们讲述着毛主席心系人民、一心为民的崇高风范,一批批参观者总是在这份护理记录前驻足良久,他们仔细阅读、用心体悟,湿润了眼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的,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风范将永远鼓舞我们继续前进!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6日 07:19 来源:“秘书工作”微信公众号 编辑:许建文


Copyright 2015-2020
山西京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6409号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635号